为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全面提升学院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促进教育教学工作开展。11月18日,学院2018年教学工作会议在多功能厅隆重召开。会议围绕“以本为本”“四个回归”重要思想展开深刻讨论,共话教育教学工作发展大计。于光辉、唐家弘、王来武等全体院领导和全院教学人员参加会议。
大会在雄壮的国歌声中拉开帷幕。教学工作纪录片从“立本”“固本”“兴本”展现了学院教育教学工作的发展历程。随后,于光辉院长以《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建设之路》为题,围绕当前高等教育面临的主要形势、文经学院发展的实践探索和未来发展的主要任务三个方面进行解读。他指出,面对新时代、新科技、新形势,提供更加美好的学校教育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已成为新时代教育发展的新使命。文经学院自成立起,坚持规范办学、特色发展,不断更新办学版本,不断探索应用型和特色化发展道路。“办有灵魂有特色的适才教育,育有责任能创新的幸福学子”和“帮助每一位学生成为最好的自己”是文经学院一以贯之的办学理念。于院长重点解读了“基于职业胜任力目标导向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基于教师教学发展为核心的“1621”师资队伍建设,以及取得的丰硕成果和丰富经验。同时他强调,学院一直推行柔性治理,倡导和合文化,为学院持久发展营造优良文化环境。于院长认为,学院未来发展的主要任务是要紧密围绕一个目标,牢固树立两种理念,始终坚持三项创新,着力解决四个问题,设计实施五项工程,坚持走应用型、差异化、特色化发展之路。他提出,目标是人才,先导是观念,核心在课程,落脚在课堂,关键在教师,难点在资源。因此,我们必须在更新教育教学理念,努力调整专业结构,构建以能力为导向的课程体系,探索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和评价机制改革,深化校企合作的合作教育模式改革,努力拓展并优化配置办学资源提高办学效益等方面有更加深入的思考与积极的探索。于院长的讲话进一步加深了学院教师对继续抓好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理解,鼓舞着文经人建设“幸福卓越文经学院”的信心和希望。
王来武副院长作了题为《以本为本 深化改革 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工作报告。报告从八个方面总结回顾了学院教学工作取得的成绩:一、专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生源质量稳步提升;二、加强青年教师培养,提升教学水平;三、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四、大力进行课程建设,推进教学模式创新;五、加强教学研究,强化实践教学;六、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学科竞赛成绩优异;七、强化教学过程管理,积极迎接本科教学合格评估;八、积极推进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报告中强调,要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山东省关于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相关部署,坚持立德树人,遵循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创新发展和科学发展总体思路。面临高考改革和民办高校分类管理改革,我们要认真思考、积极应对:一、围绕学院办学定位,创新人才培养理念;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三、整合教育教学资源,充分发挥资源效益;四、凝练专业特色,提升专业建设水平;五、强化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六、更新教学内容与手段,加强课程建设;七、树立质量意识,完善教学评价体系。王来武希望全院教师坚定信心、开拓进取,继续深化教学改革,推进教育创新,提高教学质量,为开创学院教学工作新局面、实现学院持续健康发展而努力奋斗!
唐家弘书记在总结发言中认为,本次会议达到了提高认识、明确任务、凝心聚力的目的,是一次统一思想、求真务实、继往开来的会议,更是一次凝聚智慧、明确任务、凝心聚力、开拓进取的会议。并就如何进一步贯彻落实会议精神提出四点要求:一、坚持正确办学方向,把立德树人贯彻到人才培养全过程;二、坚持“以本为本”,推进“四个回归”,不断夯实人才培养基础;三、强化内涵建设,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四、加强组织领导,全力抓好各项工作任务落实。
分组讨论中,各小组成员结合《烟台大学文经学院特色发展报告》,学习讨论于光辉院长的报告和王来武副院长所作的教学工作报告,讨论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落实的具体措施。随后,各小组召集人在大会上就学院教育教学发展现状,从师资力量、教学资源、管理机制、科研水平等方面汇报了讨论结果。
会上,院领导还为获得“教学成果奖”“教学名师”“青蓝奖”“烛光奖”以及“优秀教学督导”等称号的教师先进个人颁发了荣誉证书。优秀教师代表在发言中承诺,将不忘初心,砥砺前行,涵养师德,锤炼师艺,怀揣敬业与感恩之心继续扎实前行,为培养更多优秀人才作出贡献。
宣传新闻中心






